close

fdggg fdgdf sdfsdf dfgfg dfg 

從「爽報」、「Upaper」看報紙競爭的關鍵:「接觸」大戰 從「爽報」、「Upaper」看報紙競爭的關鍵:「接觸」大戰~~~~~~~~~~~~~~~~~~東方線上/研究員 陳順吉網路時代的興起,網路媒體正在蓬勃發展。相對地,我們可以從、「民生報」、「大成報」…等相繼停刊看出傳統的平面媒體市場(例如報紙)逐年萎縮的事實。根據<動腦雜誌>顯示:整體報紙的廣告量,已經從2004年的18,096,296(千元)下降至2005年的15,547,064(千元),甚至到2006年的14,771,410(千元),由此可知下降的幅度之快。更值得關注的是隨著蘋果日報進軍台灣,短短數年內,已對台灣報業產生革命性的影響,也使得台灣報業的競爭比起以前更為激烈。 根據2007年版E-ICP東方消費者行銷資料庫,除了「家中訂閱的報紙(複選)」面向上蘋果日報的比例低於傳統的三大報(自由時報、中國時報、聯合報),蘋果日報在「昨日看過的報紙(複選)」以及「過去7天內零買的報紙(複選)」等層面都領先傳統的三大報。蘋果日報影響力另外一個證明即是「中國時報」與「聯合報」為了抑止不斷下滑的零售市場,在版面的設計上也開始「蘋果化」。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原本只有蘋果日報會在頭版上刊登全二十的王建民照片,但是近來只要是王建民勝投的隔天頭版,這些報紙幾乎都會「不約而同」的仿效蘋果日報的做法,以全版篇幅王建民照片來作為吸引讀者的一大賣點。 為了因應報紙市場的逐年萎縮,以及彼此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現實,各大報除了在內容上極盡吸引讀者之能事外,也積極擴展通路,期望增加與讀者接觸的管道與時機。近期最明顯的做法之一就是「爽報」與「Upaper」的出現。 與其他必須購買或訂購的報紙最大不同之處在於:「爽報」與「Upaper」是一種在特定地點(例如捷運站或者是台北都會區內其他人潮匯集之處)發送給路過的讀者的一種「贈閱報」。雖然是「贈閱報」,但是她們依然是強調「發行量」。例如以爽報為例,在2007/05/21那天的頭版表示「今天印數165,000份」,而在2007/06/07那天的頭版表示「今天印數200,000份」。「Upaper」則強調是「獨家捷運免費報」,並會秀出捷運的運輸量,以表示「Upaper」可以接觸到這些人群,例如在五月的「Upaper」頭版呈現「四月捷運每日平均運量111萬4348人次」。再者,我們可以從實際刊物中發現「爽報」、「Upaper」內的廣告亦不少,這可以顯示這種「贈閱報」有著不小的廣告市場。 這種操作的模式可以看出,業者藉由貼近讀者的生活型態,透過免費的贈閱報,主動增加與讀者接觸的頻率,進而期望提升近年來因為網路興起而衰退的閱報人口。更值得注意的是「爽報(網址:http://1-apple.com.tw/sharp/)」背後是「壹蘋果集團」,而「Upaper(網址:http://reading.udn.com/upaper/)」背後是「聯合報系」,因此雖然是「贈閱報」,但是其排版設計與內容豐富性均能有一定水準,甚至有些報導也可與母集團報紙互通,進而達到「維持品質但降低成本」的目的。而且透過「發行量」與「提高與讀者的接觸率」,也可提高傳播力量與廣告實力,進而透過刊登廣告而提升廣告收益,回饋到母集團。 而讀者面向觀察,對於資訊的需求永遠存在,重點在於媒體是否能夠貼近讀者生活型態的改變而有不同的作為,網路媒體的興起標誌著網路時代下讀者從網路獲取資訊的生活型態,而「爽報」、「Upaper」則是主動「接觸」那些搭乘捷運或者經過台北都會區內其他人潮匯集之處的讀者的生活型態,提供訊息,進而獲取廣告利益。由此觀之,網路時代的傳統媒體,不一定沒有生存空間,重點在於是否「接觸」到消費者需求。 iSURVEY行銷週報2007/07/20

 

好站連結:http://blog.yam.com/vajeuwame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inrqdrbbb 的頭像
    inrqdrbbb

    时间长

    inrqdrbb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